1999年,一名英國排雷工程師在阿富汗為塔利班工作,他感到自己將卷入一場巨大的陰謀與背叛,他必須逃跑。
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后,華北危急。國共合作的背景下,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在總司令朱德(王伍福 飾)率領下東渡黃河奔赴前線抗戰。山西實權人物閻錫山面對“國、共、日”三股力量頗為頭疼,提出“守土抗日”口號
《天道王》是一部講述抗戰時期,東北深山林區獵人奮起抗日救國,為掩護東北抗聯總部撤退阻擊日軍的故事,本片根據抗日戰爭時期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東北抗日聯軍“十二烈士山阻擊戰“和”李炮營阻擊戰“為原型創作
影片鮮明而真實地表現了1942年夏季蘇軍在頓河草原上的保衛戰:一支團隊在撤退途中,奉命占領一個小村后面的十字路口的高地。主人公在戰前從事著不同的職業,戰爭使他們聚集到了一起。經過艱苦卓絕的戰斗,這
凱瑟琳上校(海倫·米倫 Helen Mirren 飾)率英國情報單位追捕一名女性恐怖分子長達六年,經由美軍加入高空監視行動,好不容易在秘密基地找到疑似她的身影,特種部隊準備活捉她時,高空偵查人員卻意外
最新福利片
李鎮泰(張東健飾)是生活在漢城的一個修鞋匠,一家人的生計就從修補鞋子的費用維持。雖然物質并不富裕,這卻是一個十分溫馨完整的家庭。妻子李英順(李恩珠飾)和母親開一間面館,平日還要照顧下面的弟妹,弟弟李鎮錫(元彬飾)是家中所有的希望,如今正在高中讀書,考上大學是他的夢想,更是哥哥鎮泰的寄托所在?! ∪欢S著1950年朝鮮戰爭突然爆發,平靜的生活很快被打亂。戰火蔓延漢城,鎮泰決定帶著家人到大邱去生活,躲避戰亂。但在中途,他們卻被強行征入軍隊,押上了開往洛東江前線的列車。從此一家人四分五裂。而在戰場上的鎮泰只
影片以中、朝兩國授予的抗美援朝特級英雄黃繼光為原型,展示了黃繼光如何參軍并在軍隊中得到鍛煉,不斷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和戰場技巧,最終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戰士。在上甘嶺戰役中,為了完成上級安排的任務,為了整個部隊的勝利,面對著地堡中敵人的機槍,黃繼光犧牲自己,英勇堵槍眼,為戰友爭取到了短暫的時間,從而消滅了敵人。
抗日戰爭時期,在日軍肆虐橫行的魯南地區,臨城棗莊英勇的“鐵道隊”穿鐵軌、扒火車,截取武器和物資,用膽識和智慧與敵人斗爭到底,殊死捍衛家園,為抗戰勝利作出突出貢獻。本片是根據發生在1935年-1945年間,洪振海、王志勝、杜季偉、劉金山等“鐵道隊”隊員的真實事跡改編,將最大限度地還原“鐵道隊”的英雄故事。
巴哈爾(歌什菲·法拉哈尼 Golshifteh Farahani 飾)是一名年輕的律師,她的家鄉遭到了恐怖分子的襲擊,在戰火中,巴哈爾失去了丈夫,兒子也被恐怖分子囚禁成為了人質。而巴哈爾自己,同數
本片改編自尼古拉·果戈里(1809—1852)的早期作品、同名長篇歷史小說《塔拉斯·布爾巴》。 小說塑造了哥薩克英雄布爾巴的形象,歌頌了民族解放斗爭和人民愛國主義精神。
在1944年秋季,一小隊的六名美國士兵必須抵抗約德國人48小時的攻擊,商討解決辦法,直到增援部隊到達。 他們將總結任何一點辦法和經驗,每個人都必須活下去,直到增援部隊到達。
二戰期間,羅伯特·卡帕上尉和他第二步兵師的士兵們必須保衛重要的補給站,以免被進攻的德軍捕獲。面對敵軍和真假不明的盟軍,他必須迅速做出判斷,以減緩和阻止德軍士兵、坦克和大炮的猛烈進攻。
鐵血將軍
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向全國頒布了"明定國是"詔書,中國近代史上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運動開始了。為了網羅天下英才,軍機處兩次拍電報催促譚嗣同火速進京。譚嗣同辭別了妻子李閏,踏
1945年3月,凌冬已至,弗朗科·西弗·弗蘭塔,這位南斯拉夫人民軍的年輕上校,在高山酷寒的極端環境之下,奉命指揮部下成功解救了在梅納山被德軍包圍的500多名戰友。
1944年,二戰臨近結束時,納粹軍隊在波蘭東部建立了三個關押死囚犯的集中營,其中一個就叫索比堡。另外有一個集中營發生了集體逃亡事件,因而看管索比堡集中營的官員發誓決不讓這種事情發生在索比堡集中營。在這個充滿酷刑的集中營里,逃跑卻是唯一的出路。而更為嚴峻的是,如果有一伙囚犯逃跑,德國人將屠殺掉相應數量的囚犯。任何一次較大規模的逃亡將意味著負責的門衛和德方的政府官員性命不保。一個死囚犯卻在這種看守異常嚴密的集中營里,率領600人集體越獄,其中300人成功,成為歷史上的奇跡。(轉自VeryCD.com)
20世紀40年代,內戰快結束之際,臺灣醫生嚴澤坤(金城武飾)頻繁往返于臺灣通往大陸的郵輪“太平輪”上,以便購買藥品。為了維持家庭生計,表面上他風平浪靜,內心卻一直沒有停止思念因戰爭被迫分離的戀人雅子(長澤雅美飾),而他的弟弟嚴澤明(楊佑寧飾)則一心想去大陸搞革命,苦難家庭風雨飄搖。嚴澤坤偶遇有過一面之緣的將軍雷義方(黃曉明飾)夫人(宋慧喬飾),雷將軍的通信兵佟大慶(佟大為飾)念念不忘底層女性于真(章子怡飾),還有士官(王千源飾)、夫人(俞飛鴻飾),眾人相逢在最后一班去臺灣的“太平輪”上,書寫了戰亂年代的悲